30/09/2013

想孩子飯來張口,還是學會「揾飯食」?

早陣子心血來潮,到日式超市買來做壽司的材料,有醋、紫菜、WASABI、竹蓆、日式盤子。可惜,幾個星期以來,還未行動自製壽司。

結果,前幾天,我想不如跟外甥一起做壽司,還可以先到SOGO買其他食材和魚生!

星期日的早上,外甥似乎心情好得很,一見面就跟我說;「我哋今日食壽司。」然後,我想,他知不知道這天的活動是「整壽司」,而非「去食壽司」呢?於是,我回應:「我哋要自己整喎!」然後,他的話,令我有點驚訝:「我哋去SOGO B2,之後,我幫妳洗米吖!」

我心想:「吓!?點解佢知道去B2,又知要洗米,先至煮到飯?」



接下來,我就明白了。是外甥已經試過到SOGO B2,亦試過「洗米煮飯」,更愛上了煮飯。當我說要用我帶來的日本米,他還說家裡有米,於是,為了「說服」他,姊讓他親眼看一看家裡的泰國米和我帶來的日本米,看起來有甚麼不同,親眼見過,知道不一樣,他才「答應」用我的日本米。

飯煮好了,外甥興高彩烈跟我一起加醋「撈飯」,他更問:「啲米變咗飯?」

做壽司的過程,他望著枱上的各樣食材,望著我在「卷卷卷」,切開那卷物,就見到他印象中的壽司。似乎,他是開始有興趣來參與,而且臉上現出很認真的樣子。當我告訴他:「到你喇!」

我先放好紫菜,放了飯,著他自己選食材放在飯上面。那知,他望著我,問:「攞手呀?」

「係呀!」

接著,他才安心動手,最後完成了他的壽司,還邊做邊吃,比平日還要吃得多和更專心去吃。
***
偶爾聽見一些報導談及今時今日的孩子連生活最基本的小功夫也不會做,到底是父母為生活奔波而沒時間去指導,還是他們以為孩子上學,入讀名校,為他們好好「鋪路」,比自理能力更重要?

湊巧,早前跟好友談及她以前的工作經驗,她說試過遇到一位剛畢業的酒店業學生,在實習期間被調配到餐廳,但那實習生連舀飯也不會,就是因為自小在家也不用他動手來做,名符其實的「飯來張口」一類!讀完某個程度的課程,爭取到一個機會,但原來連最基本的也不會,如何「揾飯食」?

看著外甥高興地洗米煮飯,我猜是他除了覺得洗米「好好玩」,學會了煮飯像還讓多學了做一件事和發現「米變成飯」,明明本來一粒粒硬硬的,變成了軟綿綿而又「重」的飯(他在加醋「撈飯」時發現,本來他能「玩弄」的米,變了飯之後,他竟不夠力「撈」,不能再「玩弄」)。希望外甥得到這次的體驗,不會成了「飯來張口」的一類。

後記:當外甥於製作第一件壽司前向我作出提問「攞手呀?」的時候,我是呆了兩秒,何以他這樣問,他不是見過我DEMO一次,就會跟著做嗎?然後,我想,定是平日在飯桌上吃飯,都會用筷子,而且經常著他用筷子「夾餸」,不要伸手就去拿;又或者因為他未懂好好的用筷子,間中會「失手」把飯或餸弄到枱上,往往大人們都會說「唔好用手執喇!」,於是,這天外甥有那樣一個提問,是先要拿到APPROVAL吧!

我欣賞外甥會先問可不可以,這可以避免日後習慣了「先斬後奏」而闖禍的機會,但我忽然在想,有時會否因為某些大人們的一些關於管教或DISCIPLINE的主觀思想,而有可能令小孩子的童真變成了深藏的童心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