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1/2014

習慣了一人出遊(上)

從來不覺得自己喜歡獨個兒出遊是令人費解的行為,直至近年遇上好些新朋友聽到我提及自己出外遊歷的故事,要不是問我「妳唔驚咩?」,就是問我「妳唔怕危險咩?」,也有的問我「妳唔悶咩?」,我那才發現原來一個人自己出遊這事,對好些人來說,幾近是一世人也不會想做,或一世人也不敢做,或想做又(認為自己)敢做,但最後還是沒勇氣去做的事。

自問亦從來沒想過勇氣這回事,只是隨心順心而行,最後表面看起來,那便成了一股勇氣,讓我做了自己想做的事,隨之而來的就是沒有了那「驚」的心態。出遊為求探索新環境,認識從未發掘過的地方,甚至透過新環境帶來的衝擊去找尋新的自己,其實,「驚」甚麼呢?

「驚」/「危險」-打劫?劫財?劫色?病倒?受傷?

對我來說:心不想的,不會發生;要發生的,心不想,總都會發生。既來之,則安之。出遊當心,多點留意周邊環境或人身安全,增強應變能力和對突發情況的反應,就好了。要「驚」,其實在香港生活,也可以令人擔憂-綠色行人燈前,還是有司機衝紅燈;行過大廈地下,還是有機會遇上高空擲物!

「悶」-問我一個人出遊會否很悶的朋友,似乎覺得整個遊程只一個人跟自己說話-自言自語-那就是悶呀!也許,我(太)習慣跟陌生人對談,而我也愛上了從對談之中了解其他人的生活細節,有趣得很!

當我發現到一個人出遊,自己倒更專心和可以多花心思發掘新事物和了解一個地方的人和事,那實是有趣的過程。

試想想,與好友們一起出遊,就好像是把大家相處的時間,搬到香港以外的場景而已,就算大家處於同一個地方,在用膳或做同一樣的事情,大家的看法和心裡的感受亦可不一樣,倒頭來,其實一人出遊跟與友同行,在某些時刻,可算得上是沒有分別的。

若遇上對出遊有不一樣看法的旅伴,大家無言以對,你眼望我眼,那才悶透哩!

(待續)

20/11/2014

我的童年回憶沒有M&M's,那又有甚麼?(下)

(接續)

我記得,小學時,第一次坐飛機,搭港龍航空到泰國,在機上,我得到一份給小孩的特別禮包,有顏色筆等等。

我記得,第一次到日本,我去過廸士尼,我買了一套和服,我到過奈良。在當地,經常被以為我是日本人,跟我說聽不明白的話,自始,我開始想學日文。

我記得,第一次跟姊參加旅行圑到美國,我倆在三藩市逛街,不知時間過,在跟導遊約定的時間,沒回到候車處,那知,導遊又沒發覺我們沒上車。我們等了好一會,旅遊車才回來接我們。

我記得,第二次到美國(及加拿大),我跟姊決定不再參加旅行圑,改而自己安排行程,跟媽一起出遊,就連媽也愛上了「自遊行」。

我記得,第一次到歐洲。出發那天,正是我高考的最後一個考試,我帶著行李箱去考試,然後,離開試場,我便直接到機場登機。

我記得,那次在歐洲,遇上極愛葡萄酒和雪茄的導遊,他請我和各圑友喝了我的一口粉紅酒。

同一回的旅程,我錯過了一遊梵蒂岡博物館,又錯過了法國巴黎奧塞博物館,也錯過了意大利佛羅倫斯的UFFIZI,只有機會到過羅浮宮、羅丹博物館和大英博物館。

在意大利,我跟姊寧願自費到當地餐廳用膳,也不想到中國餐館吃預先安排的中國餐。

在倫敦,我跟姊看了兩齣音樂劇:Phantom of the Opera和Cats。

在瑞士,我跟姊決定要到湖邊飲杯酒,享受一下。

在歐洲某處,我接到電話,著我到大學參加入學甄選面試,但我回應:「對不起,我身在歐洲,未能出席。」可能是我擔心長途電話費貴吧,根本沒想過要問可否安排另一天,就急急掛線了,放棄了那個機會。也有可能是,歐洲太吸引吧,我沒一點留戀香港!

這,就是我的童年回憶。

後記:也許,說穿了,用另一個角度去看,我想記著的,都不是在香港發生的事情;在香港發生的,我都不想記著。

11/11/2014

我的童年回憶沒有M&M's,那又有甚麼?(上)

幾天的酒展工作過後,終於可以靜下來,休息一下。

十年沒有做過展覽工作,確實有點生疏,卻又有點親切。連續數天的時間,每天差不多五個多六個小時在那少少的六平方米框框裡,是有點被困的感覺,但多得同事們,說說笑笑又一天。其中一個很有趣的話題是:M&M's。

那天,同事買了一包M&M's,我告訴他自己沒有吃過M&M's,然後,我還問他M&M's跟SKITTLES其實大甚麼不同。對話了幾句以後,他笑著問我:「妳其實係咪冇童年?」

M&M's,是一種童年回憶,是童年味道,也是童年時光。

我自少極不喜歡吃零食,不喜歡糖果,不喜歡朱古力,不喜歡汽水,不喜歡花生等堅果,不喜歡乾果。可接受的只有外層有少許朱古力的「麥提莎」或橡皮糖,間中有「熊仔糖」或薯片或蝦片蝦條而已。不過,大多是因為朋友相請吃一點,自己主動去買的機會很微。

就那樣,M&M's,又朱古力,又花生,它從來沒成為我童年的一部份。那,我的童年回憶有甚麼?

事有湊巧,那天同事帶來一部菲林相機,內裡的是黑白菲林。這讓我想起自己家裡的抽屜收藏著的菲林:

拿出來看看,我發現自己的童年回憶就是:「旅行」。

('90泰國之旅;'91日本之旅;'94美國之旅)

('98美加之旅)

(2000歐洲之旅)

(待續)

02/11/2014

如果魚和龜來個游泳比拼,誰會贏?

龜兔賽跑的寓言中,輕敵的兔子最後輸給努力不懈的烏龜,寓意驕兵必敗,而看來是弱者的憑藉堅持與努力,最終還是可以成功的。

烏龜,似是弱者,但其生命力強,壽命很長,可活百餘歲,在水中和陸上都能生活。早前,我到家附近的公園散散步,本打算到池邊看看魚,那知遇上一隻龜,在「浮游」:


牠在向前游嗎?牠在伸展手手腳腳嗎?牠在練習浮潛嗎?牠在做甚麼呢?牠在想著甚麼嗎?還是,牠其實眼望前方,準備慢慢游向岸,去找個好地方,席地而睡,等太陽出來曬太陽?

於烏龜身旁,不停有魚在游,為數不少,有似是黑色的,有金色黃色橙色的。牠們在烏龜旁邊擦身而過:







魚兒的尾擺令人覺得牠們是有方向的,但我看了良久,總覺得大多都其實是沒有方向,轉轉左又轉轉右,有些游到對岸那邊又游回來:


烏龜好像沒理會過身旁游來游去的魚兒們,悠然自得繼續在「浮游」,享受月光浴!我猜畢竟牠是知道自己的方向,游往某處的岸上去,周邊那些魚兒們,沒相干吧!

我想,如果魚和龜來個游泳比拼,誰會贏?魚總不會像兔子那樣自大而輕視對手,但魚兒似乎會忘了終點線在哪,又或中途忘了方向而沒能游到終點,也有可能的是,途上遇到魚吃魚的情況,被其他魚兒吃掉了,永遠去不到終點,結果,還是烏龜會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