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2010

磚與空氣(上)













相約朋友到銅鑼灣,本來約好了到某咖啡室,怎料那咖啡室已關門大吉,於是朋友提議到時代廣場九樓PAGE ONE 書店旁的星巴克。好呀,然後... ...

我找來了兩大藉口,在書局裡流連了一句鐘:
一)幫好友找尋她的作品
二)發現Page One 的書架安排有所調動,要看看,作為愛書人,要多留意哩。

又然後... ...

失敗了。我買了四本書。三本如磚一樣,加起來有幾近1,800頁,平均每本500多頁,又重,又多文字,沒幾幅圖,兩本關於中國傳統小說與戲曲,收集了各家的論文,一本關於酒;另一本,像是空氣而已,只近300頁,內容又跟旅行有關,裡面還附有明信片,設計又是典型的「另類書」,有不修篇幅的die-cut。

之後... ...

我選擇了搭電車回家,約半小時的車程吧。想利用那時間看看書,吸新鮮空氣。因為在書店已看過兩本「中國磚」,而酒的那一本是參考書,還是看那本輕如空氣的旅行吧。心想,旅程該是輕的吧。

怎料... ...

翻開來,就發現,這本書雖然最輕,內容又最不「沉悶」,不過未真的看起來,就已經覺得很重,又很不耐煩。書的設計讓人討厭得很,每隔幾頁就要撕開來看,結果,內裡的相與文字就給我撕得爛攔的,我心想,「唔係啩,咁難撕?唔通出版社諗住睇書啲人一定坐定定睇?身邊又會有cutter?定係佢覺得啲相好唔得,啲字又好唔得,爛到睇唔到,讀唔到,都唔緊要!?」

於是,我撕開了幾頁,就放棄了。

最後... ...

我看了序的幾頁和最後一章的幾頁而已,一是我不忍再撕了,二是我看了幾句,已經覺有點沉重。作者花了六個月的時間,由絲路起點西安開始,帶著單車,一直去到他的目的地:葡萄牙的「歐洲最西點」,那是我年前歐遊的起點。

作者在序寫到自己差不多到「「歐洲最西點」的時候,他病了,又一個人在旅途,背包又給偷走了,連他的筆記,存著數碼相片的隨身硬碟都沒有了,他寫:「原來並非這麼自由... ... 我仍不夠瀟灑地說那些最珍貴的東西都存在記憶裡,仍得依賴種種體的媒介,一點一滴變集、建構自己所追尋的一切,證明旅行的意義。有點像是拼圖,將記憶一片片擺放在它相應的位置上,慢慢拼出一幅完整的圖像,到那個時候,便可以告訴自己,與他人,我找到了。」

看了這一段,我就決定先看最後一篇,那是作者到了目的地後的感想(想尊重那是別人的作品,不再節錄於此)。這一篇讓我想起我的旅程,想起我的相片:
The westermost point on the continent of Europe, which the poet Camões defined as "where the land ends and the sea begins".(original portuguese words inscribed there...)










想我已經提過這個地方不下數十次,八年內到過兩次,我依然沒忘記在那裡的情景、在那兒的時光和跟我一起的人,還有在那兒所想起的人和事... ...

最輕的一本書,從設計到內容,都令人感到它反而是最重的一本。

(待續。下集關於那三本「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