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HAIKOVSKY!」
-- 「花姨,妳都識TCHAIKOVSKY?」
「係呀!」
(他睜大了眼,表現驚奇。)
「咁你知唔知佢喺邊度嚟呀?」
-- 「唔知喎。」
「RUSSIA。」
-- 「RUSSIA?」
(他回頭繼續看。我則拿起近日喜歡的地球儀。多得RUSSIA的版圖不少,「RUSSIA」的字樣也不少,他看了一眼,自己讀了一次「RUSSIA」,然後滿足地回頭,又繼續看電視。接著電視上出現了另一位作曲家。)
「咁BACH呢?」
-- 「唔知呀。問吓先。」
「咁WAGNER呢?」
-- 「我都唔知喎。問吓先。」
(然後,我先問姐夫,再問WIKI,然後回答。)
--「佢哋都係喺GERMANY嚟喎!」
(他望了我一眼。然後電視上出現了一位叫「Jean Sibelius」的作曲家,播的是「Finlandia」。他邊看,邊自言自語。)
「呢個喺好凍既地方嚟。」
(我轉頭望著姐夫,他說:「佢喺芬蘭嚟,嗰度咪好凍囉。」)
(再看了一會兒,外甥問了另一個問題。)
「咁Für Elise呢?佢喺邊度嚟?」
-- 「吓?唔係歌名咩?唔係COMPOSER喎。」
(他望著我笑了一下,然後專心再看電視。過了一會,他在梳化上睡著了。)
***
一)我沒想到這小孩子會有興趣記這些作曲家和他們的故鄉。怎樣來的呢?
二)他是怎樣記得這些的呢?
三)他怎樣學會那些字詞的讀音呢?
四)原來當小孩子對一件事或一種事物有興趣,他又發現你是「(部份)答案」的來源之一,又或他知道你可以幫他或跟他一起找「答案」,他是會向你提問的。這樣一來,除了可以知道他們的學習進度,亦可知道他們的輿趣,更可一齊參加,樂在其中。他學得開心,大人們既開心又輕鬆,一舉兩得。
***
後記:「Für Elise」雖是歌名,但我相信背後的故事,那也是代表著一個人,不過,一來我不知道,二來我看當下的情形,他該未學會了解歌曲背後的含意和背景,也不認為他有心情跟我多談,所以我才那樣回應。我亦心想,若他真的知,有心情跟我續說,他會試;知而沒有心情,我怎答也好,他亦不會有何大反應;不知而有心情學,就會再問我,到時我自會跟他去找答案,不知而沒心情,我怎答也暫沒所謂。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