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2011

因為有黑,我們清楚白是怎麼樣的。

是貪婪?是慾望?是羨慕把人帶到沉淪的境地,以致要偷別人的東西,甚至用一些手段去得到崇高的地位?

這些我都看不見。

我說的是近期熱門的電影《黑天鵝》投射於我腦海的印象。

***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寶座落於這電影的女主角手上,似乎這引來不少撰稿人的注視,大家都紛紛以此為題,又或於字裡行間以「黑天鵝」的陰暗面及心裡隱藏著的一隻「魔鬼」作為內容的一部份。我認同那些電影情節表露了這些點點,那是現實裡的一些人性面孔,是現實生活的宿影,那是既定的事實,不容否定。

然而,看罷電影,我有感自己看見的可不是如何由純潔變得貪婪或墮落,而是追求完美的執著,把人推至沒有回轉的死亡。美麗而悲哀的不是一位年輕芭蕾舞家因為要得到「天鵝之后」所帶來的地位,於是把她內心的魔誘發出來,繼而自取滅亡;我看到的是一位年輕芭蕾舞家因為要追求那根本不存在的完美,不惜一切要做到自己最好的,還要別人也認同她是最好的,結果,她是不敵於自己內心的一面和沒有完美的現實,而精神崩潰,繼而在不自知的情況下,自殘身體,最後更踏上死亡之路,為的就是要製造和保持完美,當自己到了最好的極限,就寧願死,也要留住那一刻。

對我來說,「黑天鵝」與「白天鵝」的對比、或由白變黑的經過及那正與邪的掙扎,也只不過是反映沒有完美,和告訴我們思想有多脆弱,是現實的寫照。我想那些一切都不是電影背後的重點。

自問不十分酷愛電影,亦沒有資格對電影作出任何的評鑑。以上都只是個人看罷電影和最近所讀的文字,而有所深省,想在此分享一下。可能是因為自己雖然相信世事沒有完美,但也是個完美主義者,同時,又因為我認識自少鍾情芭蕾舞的好友,我感受到作為芭蕾舞家,追求完美而不惜一切要做到最好和她們練習時所要經歷的痛和壓力,使我有所覺悟,得出以上的感想。

最後,《天鵝湖》的作曲家,是我最喜歡的一位,尤其是他的鋼琴協奏曲和小提琴協奏曲,除了親身到音樂廳欣賞這兩首樂章的現場演奏,我也到過劇院欣賞《天鵝湖》的芭蕾舞表演。這次看完電影,雖然覺得它把這芭蕾舞劇作引線,帶出故事,確是令人拍案叫絕的概念,不過,可能是被電影情節當中的黑色陰霾所籠罩著,總覺得那關於動人愛情的《天鵝湖》,從此就給咀咒吞噬了,這是我不太喜歡的。

話說回來,我於周日看完電影,才只不過是中午時份。本來打算回家工作,但電影的沉重驅惹來少少頭痛,那驅使我也反思自己身處的境地,湊巧之前病了一個星期,吃不得,喝不得,輾轉反側,每行一步,就感到胃部抽搐著......我肯定自己沒有自殘的問題,但身體的毛病告訴我,是時候讓自己休息。既是星期天,倒不如真的放假一天,以好好的精神和健康,迎接未來。

就這樣,看完電影,我沒回家工作,繼續會好友,放輕鬆,過了一個沒工作的星期天。


後記:上文提到黑與白,正與邪,在電影裡,似是現實的寫照。我猜那也可能是以相對的來表現人性或思想,可以有兩面:沒有白,怎看見黑;沒有黑,怎看見白。有人覺得白代表正,黑代表邪,是相對壘的,但其實,只要其中一種不見了,又或不存在,我們不會知道黑是怎麼樣,白是怎麼樣,從來它們都共存在同一個世界。因為這想法,我作了以下的:



我深信每一個人心裡,的確有白,也有黑。我卻不相信,有黑,就等於白被侵蝕了;有白,亦不等於黑不會出現。說到底,跟中國人的陰陽之說一樣,問題在於那一個平衡點。既有黑,也有白,可不是問題,我們有怎樣的思想和我們的行動,才是影響最深遠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