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我又從書架上拿來林語堂的《生活的藝術》,看了幾篇,然後反思了一會兒,再把書放回書架上去。
每次看了幾篇,總不能繼續讀下去,因為字裡行間,總會引起我一定的聯想與反思,是關於生活的思潮。我很喜歡反思自己的生活,每一回的反思都意味著我更深入去了解自己,認識心底裡的自己,和面對自己的弱點。當然,我相信要活在當下,亦要明白自己不能跟這個世界脫節。於是,我只容許自己花一點點的時間去反思,不讓自己離開現實太遠,更不要使自己活在自己的世界當中而已。就這樣,我不會一次過讀完林先生的《生活的藝術》。
這回再讀,看了「旅行的享受」和「文化的享受」,兩章共六篇的文字。
自問沒資格去批評讀過的文字,總覺得作者有自己的觀點與角度。從來就只有喜歡/不喜歡,認同/不認同,一切都沒有錯或對。所以在這裡,只能分享一些讀後感。
讀了這幾篇以後,回想起以往跟旅行與文化的聯繫和今天跟它們的關係。
先談旅行,林先生提到「一個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個流浪者,經歷著流浪者的快樂、誘惑和探險意念。」他續說「一個好的旅行家絕不知道他往哪裡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遭從何處而來。他甚至忘卻了自己的姓名。」若林先生說的是旅行家的表現,我猜自己是一個旅行家。
我不停在嚷著要去流浪,很想走出去,去哪裡,我不知道。記得年前的旅程,我就是那樣無目的地走,邊走邊決定下一站到那兒去,最後在歐洲版圖上走了一圈,從西歐到東歐,再到西歐。一直以來,無論工作,又或者是以前在學,甚至生活上的大小事宜,我都認為一切都有其目的。工作為賺錢生活;花錢做推廣為賺取更大的回報;公司請人要請為公司增值的員工,所有都有目的。那一趟決定來個無目的旅程,實在是我人生的一大挑戰。
意想不到的是我竟愛上了那樣的旅程,亦十分享受當中的樂趣。相信樂趣是來自那忘卻自我的機會,和置身於異國的新鮮感,還有如何在別的文化中生活與探索,並確保安全。想我會繼續追那流浪的夢想,成為真正的旅行家。
至於文化,林先生所談的「文化」包括智識、藝術、讀書和寫作。自己沒有接受過任何關於藝術或文學的教育,然而就是喜歡藝術,又愛讀書,現在更愛上了寫作。曾有朋友說我是「藝術家」,是「文字人」,我也不知那是從何來的印象,亦不知何時開始讓人有那樣的印象。自少讀理科,大學讀商科,跟藝術或寫作完全拉不上關係。不過,我想因為喜歡,自己會不停去尋找那方面的知識,結果可以談個不停,甚至塑造了那樣的形象。
其實,我想生活的藝術是甚麼,猜最後只不過是忠於自己,能夠找到自己的喜惡,懂得從聆聽和觀察學習,並建立個人的思想空間,有見解與擁有判別能力,然後暗地裡在日常生活可以反映出來,那就是生活的藝術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