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快樂」四個字,於2014年的某個時間,彷彿成了隱語,內有含意;然而,當我在自己生日那天,收到好友送上這一句,還是想衷心說句:多謝。
在那一天,收到家人的祝福,心感那也是一種福氣。
還有,同一天,那個他送上最寶貴(最奢侈?)的禮物,特意告假一天與我度過生日,並送上「生日快樂」四個字,我怎會在乎這一年之間,那四個字裡的隱語,亦不會想那麼多,好好享受了那一天的時光,然後,跟他說句「多謝你」,就好了。
過去的,罷了;未來的,未知的,就由他吧。
24/12/2014
23/11/2014
習慣了一人出遊(上)
從來不覺得自己喜歡獨個兒出遊是令人費解的行為,直至近年遇上好些新朋友聽到我提及自己出外遊歷的故事,要不是問我「妳唔驚咩?」,就是問我「妳唔怕危險咩?」,也有的問我「妳唔悶咩?」,我那才發現原來一個人自己出遊這事,對好些人來說,幾近是一世人也不會想做,或一世人也不敢做,或想做又(認為自己)敢做,但最後還是沒勇氣去做的事。
自問亦從來沒想過勇氣這回事,只是隨心順心而行,最後表面看起來,那便成了一股勇氣,讓我做了自己想做的事,隨之而來的就是沒有了那「驚」的心態。出遊為求探索新環境,認識從未發掘過的地方,甚至透過新環境帶來的衝擊去找尋新的自己,其實,「驚」甚麼呢?
「驚」/「危險」-打劫?劫財?劫色?病倒?受傷?
對我來說:心不想的,不會發生;要發生的,心不想,總都會發生。既來之,則安之。出遊當心,多點留意周邊環境或人身安全,增強應變能力和對突發情況的反應,就好了。要「驚」,其實在香港生活,也可以令人擔憂-綠色行人燈前,還是有司機衝紅燈;行過大廈地下,還是有機會遇上高空擲物!
「悶」-問我一個人出遊會否很悶的朋友,似乎覺得整個遊程只一個人跟自己說話-自言自語-那就是悶呀!也許,我(太)習慣跟陌生人對談,而我也愛上了從對談之中了解其他人的生活細節,有趣得很!
當我發現到一個人出遊,自己倒更專心和可以多花心思發掘新事物和了解一個地方的人和事,那實是有趣的過程。
試想想,與好友們一起出遊,就好像是把大家相處的時間,搬到香港以外的場景而已,就算大家處於同一個地方,在用膳或做同一樣的事情,大家的看法和心裡的感受亦可不一樣,倒頭來,其實一人出遊跟與友同行,在某些時刻,可算得上是沒有分別的。
若遇上對出遊有不一樣看法的旅伴,大家無言以對,你眼望我眼,那才悶透哩!
(待續)
自問亦從來沒想過勇氣這回事,只是隨心順心而行,最後表面看起來,那便成了一股勇氣,讓我做了自己想做的事,隨之而來的就是沒有了那「驚」的心態。出遊為求探索新環境,認識從未發掘過的地方,甚至透過新環境帶來的衝擊去找尋新的自己,其實,「驚」甚麼呢?
「驚」/「危險」-打劫?劫財?劫色?病倒?受傷?
對我來說:心不想的,不會發生;要發生的,心不想,總都會發生。既來之,則安之。出遊當心,多點留意周邊環境或人身安全,增強應變能力和對突發情況的反應,就好了。要「驚」,其實在香港生活,也可以令人擔憂-綠色行人燈前,還是有司機衝紅燈;行過大廈地下,還是有機會遇上高空擲物!
「悶」-問我一個人出遊會否很悶的朋友,似乎覺得整個遊程只一個人跟自己說話-自言自語-那就是悶呀!也許,我(太)習慣跟陌生人對談,而我也愛上了從對談之中了解其他人的生活細節,有趣得很!
當我發現到一個人出遊,自己倒更專心和可以多花心思發掘新事物和了解一個地方的人和事,那實是有趣的過程。
試想想,與好友們一起出遊,就好像是把大家相處的時間,搬到香港以外的場景而已,就算大家處於同一個地方,在用膳或做同一樣的事情,大家的看法和心裡的感受亦可不一樣,倒頭來,其實一人出遊跟與友同行,在某些時刻,可算得上是沒有分別的。
若遇上對出遊有不一樣看法的旅伴,大家無言以對,你眼望我眼,那才悶透哩!
(待續)
20/11/2014
我的童年回憶沒有M&M's,那又有甚麼?(下)
(接續)
我記得,小學時,第一次坐飛機,搭港龍航空到泰國,在機上,我得到一份給小孩的特別禮包,有顏色筆等等。
我記得,第一次到日本,我去過廸士尼,我買了一套和服,我到過奈良。在當地,經常被以為我是日本人,跟我說聽不明白的話,自始,我開始想學日文。
我記得,第一次跟姊參加旅行圑到美國,我倆在三藩市逛街,不知時間過,在跟導遊約定的時間,沒回到候車處,那知,導遊又沒發覺我們沒上車。我們等了好一會,旅遊車才回來接我們。
我記得,第二次到美國(及加拿大),我跟姊決定不再參加旅行圑,改而自己安排行程,跟媽一起出遊,就連媽也愛上了「自遊行」。
我記得,第一次到歐洲。出發那天,正是我高考的最後一個考試,我帶著行李箱去考試,然後,離開試場,我便直接到機場登機。
我記得,那次在歐洲,遇上極愛葡萄酒和雪茄的導遊,他請我和各圑友喝了我的一口粉紅酒。
同一回的旅程,我錯過了一遊梵蒂岡博物館,又錯過了法國巴黎奧塞博物館,也錯過了意大利佛羅倫斯的UFFIZI,只有機會到過羅浮宮、羅丹博物館和大英博物館。
在意大利,我跟姊寧願自費到當地餐廳用膳,也不想到中國餐館吃預先安排的中國餐。
在倫敦,我跟姊看了兩齣音樂劇:Phantom of the Opera和Cats。
在瑞士,我跟姊決定要到湖邊飲杯酒,享受一下。
在歐洲某處,我接到電話,著我到大學參加入學甄選面試,但我回應:「對不起,我身在歐洲,未能出席。」可能是我擔心長途電話費貴吧,根本沒想過要問可否安排另一天,就急急掛線了,放棄了那個機會。也有可能是,歐洲太吸引吧,我沒一點留戀香港!
這,就是我的童年回憶。
後記:也許,說穿了,用另一個角度去看,我想記著的,都不是在香港發生的事情;在香港發生的,我都不想記著。
我記得,小學時,第一次坐飛機,搭港龍航空到泰國,在機上,我得到一份給小孩的特別禮包,有顏色筆等等。
我記得,第一次到日本,我去過廸士尼,我買了一套和服,我到過奈良。在當地,經常被以為我是日本人,跟我說聽不明白的話,自始,我開始想學日文。
我記得,第一次跟姊參加旅行圑到美國,我倆在三藩市逛街,不知時間過,在跟導遊約定的時間,沒回到候車處,那知,導遊又沒發覺我們沒上車。我們等了好一會,旅遊車才回來接我們。
我記得,第二次到美國(及加拿大),我跟姊決定不再參加旅行圑,改而自己安排行程,跟媽一起出遊,就連媽也愛上了「自遊行」。
我記得,第一次到歐洲。出發那天,正是我高考的最後一個考試,我帶著行李箱去考試,然後,離開試場,我便直接到機場登機。
我記得,那次在歐洲,遇上極愛葡萄酒和雪茄的導遊,他請我和各圑友喝了我的一口粉紅酒。
同一回的旅程,我錯過了一遊梵蒂岡博物館,又錯過了法國巴黎奧塞博物館,也錯過了意大利佛羅倫斯的UFFIZI,只有機會到過羅浮宮、羅丹博物館和大英博物館。
在意大利,我跟姊寧願自費到當地餐廳用膳,也不想到中國餐館吃預先安排的中國餐。
在倫敦,我跟姊看了兩齣音樂劇:Phantom of the Opera和Cats。
在瑞士,我跟姊決定要到湖邊飲杯酒,享受一下。
在歐洲某處,我接到電話,著我到大學參加入學甄選面試,但我回應:「對不起,我身在歐洲,未能出席。」可能是我擔心長途電話費貴吧,根本沒想過要問可否安排另一天,就急急掛線了,放棄了那個機會。也有可能是,歐洲太吸引吧,我沒一點留戀香港!
這,就是我的童年回憶。
後記:也許,說穿了,用另一個角度去看,我想記著的,都不是在香港發生的事情;在香港發生的,我都不想記著。
11/11/2014
我的童年回憶沒有M&M's,那又有甚麼?(上)
幾天的酒展工作過後,終於可以靜下來,休息一下。
十年沒有做過展覽工作,確實有點生疏,卻又有點親切。連續數天的時間,每天差不多五個多六個小時在那少少的六平方米框框裡,是有點被困的感覺,但多得同事們,說說笑笑又一天。其中一個很有趣的話題是:M&M's。
那天,同事買了一包M&M's,我告訴他自己沒有吃過M&M's,然後,我還問他M&M's跟SKITTLES其實大甚麼不同。對話了幾句以後,他笑著問我:「妳其實係咪冇童年?」
M&M's,是一種童年回憶,是童年味道,也是童年時光。
我自少極不喜歡吃零食,不喜歡糖果,不喜歡朱古力,不喜歡汽水,不喜歡花生等堅果,不喜歡乾果。可接受的只有外層有少許朱古力的「麥提莎」或橡皮糖,間中有「熊仔糖」或薯片或蝦片蝦條而已。不過,大多是因為朋友相請吃一點,自己主動去買的機會很微。
就那樣,M&M's,又朱古力,又花生,它從來沒成為我童年的一部份。那,我的童年回憶有甚麼?
事有湊巧,那天同事帶來一部菲林相機,內裡的是黑白菲林。這讓我想起自己家裡的抽屜收藏著的菲林:
拿出來看看,我發現自己的童年回憶就是:「旅行」。
(待續)
十年沒有做過展覽工作,確實有點生疏,卻又有點親切。連續數天的時間,每天差不多五個多六個小時在那少少的六平方米框框裡,是有點被困的感覺,但多得同事們,說說笑笑又一天。其中一個很有趣的話題是:M&M's。
那天,同事買了一包M&M's,我告訴他自己沒有吃過M&M's,然後,我還問他M&M's跟SKITTLES其實大甚麼不同。對話了幾句以後,他笑著問我:「妳其實係咪冇童年?」
M&M's,是一種童年回憶,是童年味道,也是童年時光。
我自少極不喜歡吃零食,不喜歡糖果,不喜歡朱古力,不喜歡汽水,不喜歡花生等堅果,不喜歡乾果。可接受的只有外層有少許朱古力的「麥提莎」或橡皮糖,間中有「熊仔糖」或薯片或蝦片蝦條而已。不過,大多是因為朋友相請吃一點,自己主動去買的機會很微。
就那樣,M&M's,又朱古力,又花生,它從來沒成為我童年的一部份。那,我的童年回憶有甚麼?
事有湊巧,那天同事帶來一部菲林相機,內裡的是黑白菲林。這讓我想起自己家裡的抽屜收藏著的菲林:
拿出來看看,我發現自己的童年回憶就是:「旅行」。
('90泰國之旅;'91日本之旅;'94美國之旅)
('98美加之旅)
(2000歐洲之旅)
(待續)
02/11/2014
如果魚和龜來個游泳比拼,誰會贏?
龜兔賽跑的寓言中,輕敵的兔子最後輸給努力不懈的烏龜,寓意驕兵必敗,而看來是弱者的憑藉堅持與努力,最終還是可以成功的。
烏龜,似是弱者,但其生命力強,壽命很長,可活百餘歲,在水中和陸上都能生活。早前,我到家附近的公園散散步,本打算到池邊看看魚,那知遇上一隻龜,在「浮游」:
牠在向前游嗎?牠在伸展手手腳腳嗎?牠在練習浮潛嗎?牠在做甚麼呢?牠在想著甚麼嗎?還是,牠其實眼望前方,準備慢慢游向岸,去找個好地方,席地而睡,等太陽出來曬太陽?
於烏龜身旁,不停有魚在游,為數不少,有似是黑色的,有金色黃色橙色的。牠們在烏龜旁邊擦身而過:
魚兒的尾擺令人覺得牠們是有方向的,但我看了良久,總覺得大多都其實是沒有方向,轉轉左又轉轉右,有些游到對岸那邊又游回來:
烏龜好像沒理會過身旁游來游去的魚兒們,悠然自得繼續在「浮游」,享受月光浴!我猜畢竟牠是知道自己的方向,游往某處的岸上去,周邊那些魚兒們,沒相干吧!
我想,如果魚和龜來個游泳比拼,誰會贏?魚總不會像兔子那樣自大而輕視對手,但魚兒似乎會忘了終點線在哪,又或中途忘了方向而沒能游到終點,也有可能的是,途上遇到魚吃魚的情況,被其他魚兒吃掉了,永遠去不到終點,結果,還是烏龜會贏。
烏龜,似是弱者,但其生命力強,壽命很長,可活百餘歲,在水中和陸上都能生活。早前,我到家附近的公園散散步,本打算到池邊看看魚,那知遇上一隻龜,在「浮游」:
牠在向前游嗎?牠在伸展手手腳腳嗎?牠在練習浮潛嗎?牠在做甚麼呢?牠在想著甚麼嗎?還是,牠其實眼望前方,準備慢慢游向岸,去找個好地方,席地而睡,等太陽出來曬太陽?
於烏龜身旁,不停有魚在游,為數不少,有似是黑色的,有金色黃色橙色的。牠們在烏龜旁邊擦身而過:
魚兒的尾擺令人覺得牠們是有方向的,但我看了良久,總覺得大多都其實是沒有方向,轉轉左又轉轉右,有些游到對岸那邊又游回來:
我想,如果魚和龜來個游泳比拼,誰會贏?魚總不會像兔子那樣自大而輕視對手,但魚兒似乎會忘了終點線在哪,又或中途忘了方向而沒能游到終點,也有可能的是,途上遇到魚吃魚的情況,被其他魚兒吃掉了,永遠去不到終點,結果,還是烏龜會贏。
31/10/2014
重演:十月圍城
十月是圍城的好時機嗎?我不知道。
圍城是為了保護捍衛,是純粹為對抗而已,
還是想藉此表露爭取「某些... 這些... 那些」的決心,
又抑或是利用「癱瘓」某些地方的運作為手段去達到一些已定的目標?
路經金鐘,看見那些木的鐵的竹的「城牆」,再走進去,然後離城,
來來回回,反反覆覆思量,
我猜其實以上的假設都不是圍城的原因,
根本是這些年來的聲音雜音嘈音太多,
現在一群追求平靜而期望
在不久的將來及長遠的世代以後,
可以過點太平生活的平民。
有趣的是,
於思維不穩的情況下,
他們倒確立了方向,聽到內心的聲音,
更獲好些城裡城外的人所認同。
今日,圍城以內似已聚集起一股「小宇宙」,
但願城裡的一眾可以把過去三十多天的日子
視為武俠小說中的「閉關練功」,
然後,帶著「小宇宙」出城,
找下一個機會發揮出來,
以建立大家期望的安心生活。
另外,同樣重要的是,
不要被自己建出來的「城牆」所困,
也不要把城變了井,亦不要於無意間成了井底的一隻蛙。
當外面的大世界依然在時間軌道上運行著,
每日都在進步,
適當之時,暫且離城,出外走走,
或可於不久以後建起更廣的城,
容納更多有志之士,創造新社會。
後記:多得那天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 Amnesty International Hong Kong《公民不服從》播放會後的導演陳育青(女士)分享與跟參加者的對話,我有此感。若有所冒犯,請見諒。
期間,席上有人問她如何看今日有些台灣年青人寧不到台北這類的城市創一番作為,改而回到自己的鄉間老家開咖啡店或做點小生意,是放棄了嗎?
以孭帶讓幾個月大的小寶寶在懷裡睡覺的她說:「他們是在自己生命的小範圍作點改變。」
圍城是為了保護捍衛,是純粹為對抗而已,
還是想藉此表露爭取「某些... 這些... 那些」的決心,
又抑或是利用「癱瘓」某些地方的運作為手段去達到一些已定的目標?
路經金鐘,看見那些木的鐵的竹的「城牆」,再走進去,然後離城,
來來回回,反反覆覆思量,
我猜其實以上的假設都不是圍城的原因,
根本是這些年來的聲音雜音嘈音太多,
現在一群追求平靜而期望
在不久的將來及長遠的世代以後,
可以過點太平生活的平民。
有趣的是,
於思維不穩的情況下,
他們倒確立了方向,聽到內心的聲音,
更獲好些城裡城外的人所認同。
今日,圍城以內似已聚集起一股「小宇宙」,
但願城裡的一眾可以把過去三十多天的日子
視為武俠小說中的「閉關練功」,
然後,帶著「小宇宙」出城,
找下一個機會發揮出來,
以建立大家期望的安心生活。
另外,同樣重要的是,
不要被自己建出來的「城牆」所困,
也不要把城變了井,亦不要於無意間成了井底的一隻蛙。
當外面的大世界依然在時間軌道上運行著,
每日都在進步,
適當之時,暫且離城,出外走走,
或可於不久以後建起更廣的城,
容納更多有志之士,創造新社會。
後記:多得那天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 Amnesty International Hong Kong《公民不服從》播放會後的導演陳育青(女士)分享與跟參加者的對話,我有此感。若有所冒犯,請見諒。
期間,席上有人問她如何看今日有些台灣年青人寧不到台北這類的城市創一番作為,改而回到自己的鄉間老家開咖啡店或做點小生意,是放棄了嗎?
以孭帶讓幾個月大的小寶寶在懷裡睡覺的她說:「他們是在自己生命的小範圍作點改變。」
04/10/2014
是夜讀物:《孫子兵法》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孫子兵法●謀攻篇 第三》
(註釋:最高明的戰略是以計謀取勝敵人,其次是用外交的方式,使敵人屈服;再其次就是用強大的軍力,使敵人屈服;最下策就是攻擊敵人的城池堡壘。)
01/10/2014
「花姨,呢頁都刪晒。」
外甥自少已很喜歡記日子,三歲多就記住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日日期,然後,他愛上看日曆,記住自己未來兩個星期的日程,還會預先相約姨姨到各人家裡去玩玩。
九月的一天,他又來到我家。一如以往,他總要到我的書桌前,說要「做嘢」。這天,他拿起了我的座枱月曆,然後揭往過去了的月份那幾頁。
八月,七月,六月......
忽然,他停下來,說「花姨,呢頁都刪晒。」
「係呀,花姨習慣過咗既,就會刪。你睇吓......」
(我替他揭月曆)
......五月,四月,三月,二月,一月。
看罷,他把月曆放回原位。
是他在了解我的生活嗎?或者這就是孩子們從身邊生活學習的本能。
靜能思(下)
(接續)
前文提的那本《道德經》,是我從沒讀完的一本書,就只有感到煩悶的時候,從書架拿下來,隨便揭開一頁,看過完文,再看英文,然後讀註釋,明的就明,不明的便把書放回架上。
這天所讀的一頁,關於「無為而治」(第三章),惹來好些思考。
也許有人會認為這些所謂「傳統」思想太過時了吧?又或者世代不同了,還管用嗎?加上現今大家都在談「發聲」,同時亦相信「要做番啲嘢」來表示支持,甚麼「無為」,指的是不做任何事嗎?不要說笑了吧?
自問寫註釋的「道行」極低,不在此獻醜了,有興趣知更多,可按此參閱資料(嶺南大學的中國哲學文章)。重點:
一)「無為」的意思是指順任事物之自然,排斥不必要的作為及反對強作妄為。而順任事物之自然的自然並非指大自然,是自然而然的意思,不以人為影響或強行改變事物本身的規律。
二)所謂「無為」絕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順應客觀規律去做事。做應該做的,不應該做的就不做。即不對萬物加干涉,順物而為的意思。
前文提的那本《道德經》,是我從沒讀完的一本書,就只有感到煩悶的時候,從書架拿下來,隨便揭開一頁,看過完文,再看英文,然後讀註釋,明的就明,不明的便把書放回架上。
這天所讀的一頁,關於「無為而治」(第三章),惹來好些思考。
也許有人會認為這些所謂「傳統」思想太過時了吧?又或者世代不同了,還管用嗎?加上現今大家都在談「發聲」,同時亦相信「要做番啲嘢」來表示支持,甚麼「無為」,指的是不做任何事嗎?不要說笑了吧?
自問寫註釋的「道行」極低,不在此獻醜了,有興趣知更多,可按此參閱資料(嶺南大學的中國哲學文章)。重點:
一)「無為」的意思是指順任事物之自然,排斥不必要的作為及反對強作妄為。而順任事物之自然的自然並非指大自然,是自然而然的意思,不以人為影響或強行改變事物本身的規律。
***
回看這幾天發生的事情,想起各家的言論,甚至有些變成公開的謾罵,實在令人感到有點煩擾,同時有點痛心,亦感可惜。
每一個體有獨立的思考本來是人的「優點」,因有著獨立思考的能力,大家有不同的意見(或立場),然而,當精神時間花了在思考不同意見(或立場)的人背後有何動機,有何政治背景,甚至有何居心,還要花心思去拆解那些「廣傳的」是真是假,而對立還漸漸變成了對峙......
不過,我亦看見「亂中有序」,以及大家互相支持的力量,還有大家願意付出的心意。
對一些人而言,當下的情況確實打亂了平日的生活,帶來「不方便」,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會否是我們這些年來,太過沉醉於「方便」之中而已?又或大家認為一切要爭分奪秒,現在多花了時間多走了路,就等於浪費時間?
多走一點路可以是運動,而在平日熙來攘往的中環上環,少了很多車,車少了可以減少廢氣,空氣倒是好了,亦寧靜了!現在,當生活「規律」給干擾了,倒不如反思一下平日於生活的點滴,然後來個重整吧!
也許,這就是「無為」中的「客觀規律」。既然不少人能夠於集會運動期間的「亂」重新發現當中的「序」,大家不妨努力延續這份心和發揮箇中的力量,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自然平衡一點。
願,一切安好。
30/09/2014
29/09/2014
靜能思(上)
前天忽然又遇上「無為」二字,隨即誘發一些思緒。
接下來的週末,開著電視機,看著畫面,聽見很多聲音。然後只一個FACEBOOK,各好友的留言或轉載文字,加湊起來恍惚可湊合成長達至少四小時的紀錄片字幕:相識不相識的人於某個時刻、香港某個角落所遇見的......帶著不同意見(或處於不同立場)的人士發言......流言蜚語......繼而,我聽見一陣陣喧嚷......
我深呼吸、嘆氣、深呼吸。
最後,我不停在寫字,斷斷續續寫了幾近廿四小時,除了為下周二開始的西洋書法課程作最後準備,還希望在一片煩擾之中找丁點的寧靜。
靜能思。
西洋書法課程的其中一個章節
(待續)
26/09/2014
一棵樹一個森林(續.一)
問:
遇到了那一棵樹,為什麼不放棄那個森林?
問:
走進那森林,不就是為那找那一棵樹嗎?
問:
怎樣走進了森林,然後找到那一棵樹?
(待續)
遇到了那一棵樹,為什麼不放棄那個森林?
問:
走進那森林,不就是為那找那一棵樹嗎?
問:
怎樣走進了森林,然後找到那一棵樹?
(待續)
24/09/2014
一棵樹一個森林(下)
(接續)
男人的嗜好有些甚麼,或一個男人可以有幾多不同的嗜好,那是因人而異,若然男人身邊的女人不能理解,就不要花時間精神去明白,放手讓他追逐自己的嗜好吧!
正如男人未必會理解女人為何要花數個小時去修甲,或者會跟其他女友人一起去購物,去洗手間也要一起去,他們會選擇不需去理解。於是,若然真的存在男女平等,女人也是時候不理會身邊的男人,自己去尋找愛情以外的生活。
女人也不該為了一棵樹,而放棄外面的森林。
男人的嗜好有些甚麼,或一個男人可以有幾多不同的嗜好,那是因人而異,若然男人身邊的女人不能理解,就不要花時間精神去明白,放手讓他追逐自己的嗜好吧!
正如男人未必會理解女人為何要花數個小時去修甲,或者會跟其他女友人一起去購物,去洗手間也要一起去,他們會選擇不需去理解。於是,若然真的存在男女平等,女人也是時候不理會身邊的男人,自己去尋找愛情以外的生活。
女人也不該為了一棵樹,而放棄外面的森林。
23/09/2014
一棵樹一個森林(上)
早陣子,有人跟我說,歷來的男人沒有變過,他們都是「花心」的,變的其實是女人,因為當代的女性多了獨立及自主生活的機會,又開始推崇男女平等,那才會出現女人希望男人只愛自己一人的局面。
更甚的,有些女人會認為男人身邊的其他女性朋友都會成為「誘惑」。就這樣,男人被視為容易「把持不住」的一群。
那女人呢?望見手袋、高踭鞋、甜品等等,又何嘗不是容易「把持不住」?根本男人女人都一樣,總會有欠定力的時候,分別就在於那是關於(花)金錢,還是跟所謂道德有關吧!
我相信男人不可以「為了一棵樹而放棄一個森林」,而我看那森林其實除了樹,還有花草與其他的昆蟲或動物,是個生態環境。男人是不該只愛一個女人,亦不應花所有時間在一個女人身上,還要花時間精神去愛其他嗜好。
(待續)
14/09/2014
「花姨,恐龍扁咗呀?」
自去年中秋,外甥對我的吹氣恐龍燈籠念念不忘,本想今年再帶燈籠到他家玩玩,那知,未到中秋,燈籠就開始「漏氣」,為免他於中秋見不到燈籠,我早於數個星期前,已跟他說「恐龍病咗!佢扁咗呀......」
終於有天,他來到我家見到扁了的恐龍,臉上流露出一點點可惜的樣子,抱著恐龍一會兒,看了他幾眼,便放下了它。
小外甥呢,他從來沒怎理會過那個恐龍燈籠,豈知,今天他忽然問:「花姨,恐龍扁咗呀?佢喺邊呀?」
「恐龍喺我屋企,我泵咗啲氣,佢肥返啲喇!」
「哦,肥返啲。」
然後,他沒再說下去。
到了我家,兩位孩子二話不說,就衝到我放恐龍燈籠的房間,大外甥一手就拿起恐龍,望了兩眼,就放低它,沒再把玩一番;小外甥望著哥哥手上的恐龍,似是見過面,安心了一般,坐下來,望著旁邊的鐘,問:「佢幾點瞓覺呀?」
呆了兩秒鐘,我說:「佢宜家要瞓喇。我哋出去啦!」
「哦!」
***
事件令我有點驚訝,第一,小外甥無端端想起扁了的恐龍,而他從來沒怎接觸過這件玩具,那是我百思不解的;第二,他望見我的鐘,想到的竟是睡眠規律,縱使他是多麼的頑皮,總想多些時間玩耍,暗地裡,其實他的性格似乎是會守規的那類型。
後記:經過了一年時間,又因為吹氣燈籠漏氣,我明白了為何大外甥那麼喜歡這件玩具-它似是脹了氣的汽球,而不會爆,可是,扁了以後,它的吸引力大降,最後,他沒再跟我要這玩具,只是間中來看它一眼,緬懷一下而已。
終於有天,他來到我家見到扁了的恐龍,臉上流露出一點點可惜的樣子,抱著恐龍一會兒,看了他幾眼,便放下了它。
小外甥呢,他從來沒怎理會過那個恐龍燈籠,豈知,今天他忽然問:「花姨,恐龍扁咗呀?佢喺邊呀?」
「恐龍喺我屋企,我泵咗啲氣,佢肥返啲喇!」
「哦,肥返啲。」
然後,他沒再說下去。
到了我家,兩位孩子二話不說,就衝到我放恐龍燈籠的房間,大外甥一手就拿起恐龍,望了兩眼,就放低它,沒再把玩一番;小外甥望著哥哥手上的恐龍,似是見過面,安心了一般,坐下來,望著旁邊的鐘,問:「佢幾點瞓覺呀?」
呆了兩秒鐘,我說:「佢宜家要瞓喇。我哋出去啦!」
「哦!」
***
事件令我有點驚訝,第一,小外甥無端端想起扁了的恐龍,而他從來沒怎接觸過這件玩具,那是我百思不解的;第二,他望見我的鐘,想到的竟是睡眠規律,縱使他是多麼的頑皮,總想多些時間玩耍,暗地裡,其實他的性格似乎是會守規的那類型。
後記:經過了一年時間,又因為吹氣燈籠漏氣,我明白了為何大外甥那麼喜歡這件玩具-它似是脹了氣的汽球,而不會爆,可是,扁了以後,它的吸引力大降,最後,他沒再跟我要這玩具,只是間中來看它一眼,緬懷一下而已。
10/09/2014
忘了時間的鐘(續)
先要鳴謝外甥,因為他第一次來到我家,見到我的鐘,覺得那是軚盤,拿起來把玩一番,然後刻意把鐘放歪,我才想到拍這張相:
另外,要鳴謝送了我《忘了時間的鐘》這六個字的好友。
***
有人跟我說過,到了三十歲,就會更覺時間流逝,甚至好像流逝得更快,又或更覺時間不夠用。我沒有反駁,也沒有認同他的話,只微笑了一下。那一刻,我回想起自己於2007年,到過意大利一趟,晚上到了香港機場才發現自己沒有帶錶,心想若電話壞了,而自己又要準時搭火車,那怎辦?結果,我在機場買了一隻錶給自己,這讓我發現自己沒能走出時間的框框。
然而,自這回旅程起,我學會了放慢腳步,不追趕時間。工作上,要就著「死線(DEADLINE)」做事,還是必然的,不過,在我個人的生活裡,我不再追了,亦不再太過著意時間,就是不希望讓自己於不知不覺間困在時間的巨輪之中,而忘了自己還算年輕吧,該放眼更廣吧!
翌年,我決意出走一趟,不定行程,隨心就走。結果,到了匈牙利,似乎有點發現,更成了我於2009年寫下的文章引線:「自在讓時間停頓」。
時間還是會流逝的,重點是自己有沒有好好善用時間,又或怎樣度過時日。快步走了多年,那知有刻讓自己停下來,得到的自在,反令人更覺安心,思想空間更廣,我亦因此而賺到更多意想不到的得著。
今日,見外甥把我的鐘掉亂放,好友說那是忘掉了時間的鐘。我再次回想起過去對時間的看法,這才發現似乎我們自少就被時間困著,一代傳一代的困局般......也許,外甥掉轉我的鐘,反映了他不喜歡給時間框著,想繼續玩,想留在我家多玩一會,想隨心做事,不再給時間困著,他想掌握自己的日程,而不給我們這些大人給他定下生活的時間表呢!或者,想忘掉時間的是他!
可惜的是,他不可能於成長期間忘掉時間,畢竟沒有人可以。
另外,要鳴謝送了我《忘了時間的鐘》這六個字的好友。
***
有人跟我說過,到了三十歲,就會更覺時間流逝,甚至好像流逝得更快,又或更覺時間不夠用。我沒有反駁,也沒有認同他的話,只微笑了一下。那一刻,我回想起自己於2007年,到過意大利一趟,晚上到了香港機場才發現自己沒有帶錶,心想若電話壞了,而自己又要準時搭火車,那怎辦?結果,我在機場買了一隻錶給自己,這讓我發現自己沒能走出時間的框框。
然而,自這回旅程起,我學會了放慢腳步,不追趕時間。工作上,要就著「死線(DEADLINE)」做事,還是必然的,不過,在我個人的生活裡,我不再追了,亦不再太過著意時間,就是不希望讓自己於不知不覺間困在時間的巨輪之中,而忘了自己還算年輕吧,該放眼更廣吧!
翌年,我決意出走一趟,不定行程,隨心就走。結果,到了匈牙利,似乎有點發現,更成了我於2009年寫下的文章引線:「自在讓時間停頓」。
時間還是會流逝的,重點是自己有沒有好好善用時間,又或怎樣度過時日。快步走了多年,那知有刻讓自己停下來,得到的自在,反令人更覺安心,思想空間更廣,我亦因此而賺到更多意想不到的得著。
今日,見外甥把我的鐘掉亂放,好友說那是忘掉了時間的鐘。我再次回想起過去對時間的看法,這才發現似乎我們自少就被時間困著,一代傳一代的困局般......也許,外甥掉轉我的鐘,反映了他不喜歡給時間框著,想繼續玩,想留在我家多玩一會,想隨心做事,不再給時間困著,他想掌握自己的日程,而不給我們這些大人給他定下生活的時間表呢!或者,想忘掉時間的是他!
可惜的是,他不可能於成長期間忘掉時間,畢竟沒有人可以。
07/09/2014
18/08/2014
在香港「讀番書」的小孩
與外甥一家經過新開咖啡店,大人們都抵不住內心的誘惑,決定飲杯咖啡,小休一下。孩子們早就習慣了,飯後有咖啡,只要有紙有筆,他們就會乖乖坐定定,等大人們慢慢飲咖啡(他們知道咖啡熱,要慢慢飲!)。
大家坐下來了,侍應送來DRINK LIST,然後在等我們點咖啡。我和姊在看同一本DRINK LIST,姊忽然說:「咦!呢度啲咖啡喺澳洲MELBOURNE嚟喎。」
接著,姐夫拿著DRINK LIST,指著「MELBOURNE」一字,著外甥「你睇吓!」
接下來......
外甥興高采烈大聲說:「MELBOURNE!」(他讀過了很多次這個字,知道那在澳洲。)
侍應聽罷,望著外甥呆笑。
姐夫跟侍應說:「佢啱啱喺MELBOURNE返嚟,似唔似呀?」
侍應「轉數」頗快,答:「係啦!一睇就知佢係讀番書啦。」
我看著這一幕,心裡暗笑,然後轉頭向著外甥,問:「Are you from Melbourne?」
這位在香港「讀番書」的小孩有點靦腆,定眼望著我,細聲笑說:「Yes.」
猜他是明知自己未到過Melbourne,所以想答YES,卻又有點難為情吧!
事實上,他只不過在本港一間普普通通的學校就讀,但近期既愛看「瞬間看地球」,又愛看英文天氣報告及新聞,所以才有點外地英文口音,而且經常想自己在世界不同地方,還說要去非洲及澳洲工作,或許因此,他真的希望自己是從澳洲回流香港吧!
後記:坦白(及得罪)說句,要是家長們的英文頗為CHIN-GLISH(CHINESE-ENGLISH),那平日就不用強行以CHIN-GLISH跟孩子以「英文」對談,我近日在街上見過不少這類的情況,不單是孩子根本就學不到英文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父母與子女的溝通因此而出了隔膜!
小孩子在語言這方面的自學能力很強,讓他多聽,自然就會學習得到。
大家坐下來了,侍應送來DRINK LIST,然後在等我們點咖啡。我和姊在看同一本DRINK LIST,姊忽然說:「咦!呢度啲咖啡喺澳洲MELBOURNE嚟喎。」
接著,姐夫拿著DRINK LIST,指著「MELBOURNE」一字,著外甥「你睇吓!」
接下來......
外甥興高采烈大聲說:「MELBOURNE!」(他讀過了很多次這個字,知道那在澳洲。)
侍應聽罷,望著外甥呆笑。
姐夫跟侍應說:「佢啱啱喺MELBOURNE返嚟,似唔似呀?」
侍應「轉數」頗快,答:「係啦!一睇就知佢係讀番書啦。」
我看著這一幕,心裡暗笑,然後轉頭向著外甥,問:「Are you from Melbourne?」
這位在香港「讀番書」的小孩有點靦腆,定眼望著我,細聲笑說:「Yes.」
猜他是明知自己未到過Melbourne,所以想答YES,卻又有點難為情吧!
事實上,他只不過在本港一間普普通通的學校就讀,但近期既愛看「瞬間看地球」,又愛看英文天氣報告及新聞,所以才有點外地英文口音,而且經常想自己在世界不同地方,還說要去非洲及澳洲工作,或許因此,他真的希望自己是從澳洲回流香港吧!
後記:坦白(及得罪)說句,要是家長們的英文頗為CHIN-GLISH(CHINESE-ENGLISH),那平日就不用強行以CHIN-GLISH跟孩子以「英文」對談,我近日在街上見過不少這類的情況,不單是孩子根本就學不到英文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父母與子女的溝通因此而出了隔膜!
小孩子在語言這方面的自學能力很強,讓他多聽,自然就會學習得到。
17/08/2014
「花姨,非洲有啲細路仔好慘,冇嘢食...」
「花姨,非洲有啲細路仔好慘,冇嘢食呀,要捐啲錢俾佢哋囉。」
「咁你大個咗,要揾多啲錢喇。」
「我豬仔錢罌有呀。」
***
希望真的「三歲定八十」,他會一直抱著這份善心過未來的日子。
後記:我猜因為他愛看電視廣告及新聞報導,所以知道非洲某些地方的孩子「冇嘢食」;至於那錢罌,是我跟姊於數年前送他的,現放在他房裡的窗台,我到他家就會間中「入錢」,直至他開始喜歡搭巴士,知道要錢搭車,接著知道買餸要錢,食飯要錢,間中他就會問我要錢放進錢罌,因此他知道錢罌有錢,而買吃的要錢。
15/08/2014
男人與臭豆腐
酒過三巡,又不想搭的士,我無端在旺角的西環小巴上等呀等,要小巴上滿客才開車吧!望著窗外的人影,夜半十二點的旺角似乎比平日還要熱鬧,男男女女的纏綿身影提升了空氣中的温度,似比日光下的還要高。當下,我忽然想起那些日子,在同一街道上,他問我試不試一口臭豆腐。
那刻,我忽爾變了像老鼠般,支支吾吾,「好,我試」,然後一口咬下去,還是老鼠般小的一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口臭豆腐。
「妳咁叫試呀?要咬大啖啲,要連埋啲醬呀!」
結果,我咬了第二口,也是我人生至今最後的一口。再記不起那味道,但我記得這個他驅使我嚐了自己從來不願去試的味道。
這個晚上,想起他和那件臭豆腐,我不禁聯想到男人與臭豆腐或許有些共通點......(自己想想吧!)
後記:如果男人是臭豆腐,可能女人是煎釀三寶!
那刻,我忽爾變了像老鼠般,支支吾吾,「好,我試」,然後一口咬下去,還是老鼠般小的一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口臭豆腐。
「妳咁叫試呀?要咬大啖啲,要連埋啲醬呀!」
結果,我咬了第二口,也是我人生至今最後的一口。再記不起那味道,但我記得這個他驅使我嚐了自己從來不願去試的味道。
這個晚上,想起他和那件臭豆腐,我不禁聯想到男人與臭豆腐或許有些共通點......(自己想想吧!)
後記:如果男人是臭豆腐,可能女人是煎釀三寶!
「下一個到邊個生日呀?」-「花姨!」
「花姨!」-三歲的外甥搶答成功!然後四歲的哥哥暗自在笑。
其實,四歲的他記得花姨生日,因為有蛋糕食,又可以領唱生日歌;三歲的他則因為愛吹蠟燭,所以也記得花姨生日。
其實,他們記得自己+哥/ 弟+爸+媽+兩位EE+婆婆生日,然後,一年可以唱七次生日歌,吃七次不同款式的蛋糕,吹七次蠟燭。
11/08/2014
最愛是誰?
望著天上的圓月,忽爾想起那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然後,記起這首歌:
有人過了大半生,還在尋覓最愛,到最後,發現了最愛是誰,她或他早已遠去,停在別處;有人只過了幾個十年的人生,就肯定了自己的最愛是誰,無論能否跟她或他一起走過下半生,早就不重要了。
對我來說,最愛的就是眼前人。
有人過了大半生,還在尋覓最愛,到最後,發現了最愛是誰,她或他早已遠去,停在別處;有人只過了幾個十年的人生,就肯定了自己的最愛是誰,無論能否跟她或他一起走過下半生,早就不重要了。
對我來說,最愛的就是眼前人。
10/08/2014
高達模型,不只是一"舊"膠。(後記)
(接續)
聽起來,或有點怪,我認為高達模型不只是一"舊"膠,是因為砌模型的過程其實能夠訓練思考,令人明白何謂一步接一步,有先後有次序。不依序或不理會某些組件的方向,那可使下一步裝組無法完成,又或令某些可活動的位置變得不靈活。
自覺砌模型的技術極低,又不懂甚麼噴油呀、造型呀等等,最後成品未能達到完美,但對我來說,那過程來得亦重要,專心於每一步,有條理地完成組裝,我付出的金錢時間不是在那膠之上,而是在於欣賞高達的創作意念,以及尊重模型設計和製作背後的用心。
愛砌模型的你,也好好享受過程和欣賞完成品吧!
為我的第一個PG而準備的臨時砌模型工作桌己收起來了,
期待下一個PG,再見工作桌!
(完)
09/08/2014
高達模型,不只是一"舊"膠。(下)
(接續)
想了解它有多高,我以法國ALSACE白酒瓶作個比較:
又或跟其他機械人模型比較一下:
自問對高達動畫的認識極淺,只是兒時開始已對其模型頗感興趣,間中會買個來砌而已,於是知道有不同的"GRADE",而"PERFECT GRADE"可算是最高級別的。起初想買的時候,心想除了價錢問題,還有對自己砌模型的能力有點懷疑,670件的組件,似乎不容易處理,加上自己對上色噴油這回事亳不認識,確實有點猶豫。
不過,買了PG WING ZERO後,真的著手開始砌,有感雖然技術上還有進步空間,但自己可算頗「快手」,最後,花了一個星期,就已經組裝好整個模型!
想了解它有多高,我以法國ALSACE白酒瓶作個比較:
至於電路,由兩條又短又幼的電線,加兩粒電芯及幾件組件,就可以亮起小小的燈來,而電線又可以給收起來!設計簡單卻精密,每一個細節也經過深思熟慮才製作吧!佩服!
(待續)
08/08/2014
高達模型,不只是一"舊"膠。(中)
(接續)
《裝嵌指南》裡頭有75個步驟,當中有好些會再有細分組件的裝嵌程序,一些是有先後次序,一些是有方向之分,又因為有左有右邊身驅,所以不少是要組兩件的,這樣一來,其實何止75步的組裝?更有趣的是,這高達模型加插了亮燈部份,所以要組裝的還有電路線!
《裝嵌指南》裡頭有75個步驟,當中有好些會再有細分組件的裝嵌程序,一些是有先後次序,一些是有方向之分,又因為有左有右邊身驅,所以不少是要組兩件的,這樣一來,其實何止75步的組裝?更有趣的是,這高達模型加插了亮燈部份,所以要組裝的還有電路線!
事實上,組裝的過程比我想像中的要容易。原因是它的所有組件製得確是完美,只要跟足步驟和指示去組裝,根本不會出差池!不過,有些件太細少,我倒花了不少時間及精神在這幾步,還要動用家中工具箱的工具:
一邊組,一邊看指南,腦海出現了不少四字詞語:嘆為觀止、讚嘆不已、令人振奮、完美無瑕、名不虛傳...... 心裡想到,它確實不是一"舊"膠而已,還有背後花心思去設計及製作模型的人得出來的成果!
(待續)
07/08/2014
你想自己喺邊個位?
這天,我無意間路過港島東商廈附近的天橋,遇上這個雕像:
印象中,其實自己不是第一次見到它,但似乎之前沒怎想過它背後的意思,不過,這天再見它,忽然聯想到關於職場上的現象:騎在員工肩上的老闆,與另一「打工仔」在「猜皇帝」,老闆出「包」,「打工仔」出「揼」,老闆騎著的那位則毋須出手,結果,老闆是贏家!聯想過後,我反問自己:「你想自己喺邊個位呢?」
沒答案,然而,回想兒時玩「猜皇帝」,有輸有贏,可以「風水輪流轉」。其實,老闆也好,員工也好,各有所求,各有所安,雙贏最好!
04/08/2014
高達模型,不只是一"舊"膠。(上)
意想不到,七月的新工作為我帶來新的決心-買下多年來希望擁有的Perfect Grade Wing Zero高達模型,而正當我打算於七月完結之時,好好砌個模型,給自己一點新力量去繼續新工作,誰知忽爾要辭呈,最後新工作只歷時廿五天,來得快走得急,但也正好為我帶來更多精神心思去砌模型。
那邊廂,另一突如其來的消息帶來萬分感慨,也許專心砌模型可令人忘掉這些傷感情意。
***
八月一日,走了幾家模型店,最後在一家店子的架上見到有點塵封的Wing Zero PG,著店員拿來看看價錢,高興不已,降了價,$990,在我預算之內!二話不說,買!
其實,我想擁有這模型多年,不過,要花上千元買模型,總覺得有點過份,加上數年前,有好友跟我說「成千蚊買"舊"膠,買枝酒飲好過!」,於是,我總下不了決心買這"舊"膠。
然後當我最終買了它回家,打開盒子,我發現它不只是一"舊"膠,還有大大小小的鏍絲及LED電線等共670件組件,另有兩本MANUAL,一本是故事大鋼及彩色的造型圖,一本是裝嵌指南。
(待續)
28/07/2014
去十個「話去就要去」既地方,然後做一件事。(三)
(一)葡萄牙里斯本。睇耶穌像。
(四)西班牙巴塞隆那。買一本Catalan文的食譜。
(二)意大利威尼斯。買一枝鵝毛筆。
(三)德國慕尼黑。於正午十二時去市政廳睇鐘樓SHOW。
(五)德國柏林。買一枝德國出產的鋼筆。
(六)梵蒂岡。坐在St. Peter's Square,靜默十分鐘。
(七)中國武當山。喝杯清茶。
(八)澳洲墨爾本。與樹熊對望五分鐘。
(九)英國GREENWICH。在格林威治標準時間的地方,對錶。
(十)土耳奇伊斯坦堡。搭船由歐洲橫渡至亞洲。
27/07/2014
去十個「話去就要去」既地方,然後做一件事。(二)
一)意大利Ancona。搭船過對面海,去克羅地亞。
二)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上堂學跳TANGO。
三)法國波爾多。與釀酒師和酒莊主廚,於繁星下的葡萄園旁邊吃McDonald's 薯條作宵夜。
四)法國巴黎。在機場的離境大堂,與相識只有一天的男人/ 女人來個FRENCH KISS。
五)智利Punta Arenas。出席SEMINAR,準備出發到南極。
六)中國北京。於日出一刻看升國旗。
七)澳洲坎培拉。去圖書館睇書。
八)台灣台北。半夜十二點去誠品買書。
九)泰國蘇梅。BOOK個POOL VILLA,夜晚喺JACUZZI睇星。
十)墨西哥。去BAR飲個TEQUILA SHOT。
二)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上堂學跳TANGO。
三)法國波爾多。與釀酒師和酒莊主廚,於繁星下的葡萄園旁邊吃McDonald's 薯條作宵夜。
四)法國巴黎。在機場的離境大堂,與相識只有一天的男人/ 女人來個FRENCH KISS。
五)智利Punta Arenas。出席SEMINAR,準備出發到南極。
六)中國北京。於日出一刻看升國旗。
七)澳洲坎培拉。去圖書館睇書。
八)台灣台北。半夜十二點去誠品買書。
九)泰國蘇梅。BOOK個POOL VILLA,夜晚喺JACUZZI睇星。
十)墨西哥。去BAR飲個TEQUILA SHOT。
26/07/2014
女人的口不對心,男人的口是心非
女人,口不對心,也許是不想承認自己深心處的一些感情或腦海裡的思潮,然而衝口而出,說了,卻又知道不是說過的那回事。
男人,口是心非,也許並不是為了討好別人或存有欺騙之心,事實上,忠言逆耳,男人是選擇了說句好話,和氣輕鬆過日子,就好了。
這樣一來,男人女人都一樣,說出口的跟心想的,未必一致。最後,男人女人想相信聽到的,還是感受心觸到的,自己決定吧!
男人,口是心非,也許並不是為了討好別人或存有欺騙之心,事實上,忠言逆耳,男人是選擇了說句好話,和氣輕鬆過日子,就好了。
這樣一來,男人女人都一樣,說出口的跟心想的,未必一致。最後,男人女人想相信聽到的,還是感受心觸到的,自己決定吧!
去十個「話去就要去」既地方,然後做一件事。
一)法國巴黎。去MUSEE RODIN個花園行個圈。
二)意大利羅馬。去鬥獸埸睇黑貓。
三)意大利弗羅倫斯。去屋橋食GELATO。
四)葡萄牙Cabo da Roca。去望住個海,食個蘋果。
五)意大利西西里島。去Teatro Massimo 睇歌劇。
[註:今年11月,有Puccini 的TOSCA]
六)日本奈良公園/ 東大寺。去睇鹿。
七)澳洲悉尼。天光前到DARLING HARBOUR跑步,睇日出。
八)柬埔寨吳哥窟。睇樹根;在樹下抬頭看天空。
九)阿根廷USHUAIA。睇位於世界盡頭的燈塔。
十)「唔知邊度」。去機場睇DEPARTURE牌,「是但」揀個地方去,到埗再決定做一件咩事。
二)意大利羅馬。去鬥獸埸睇黑貓。
三)意大利弗羅倫斯。去屋橋食GELATO。
四)葡萄牙Cabo da Roca。去望住個海,食個蘋果。
五)意大利西西里島。去Teatro Massimo 睇歌劇。
[註:今年11月,有Puccini 的TOSCA]
六)日本奈良公園/ 東大寺。去睇鹿。
七)澳洲悉尼。天光前到DARLING HARBOUR跑步,睇日出。
八)柬埔寨吳哥窟。睇樹根;在樹下抬頭看天空。
九)阿根廷USHUAIA。睇位於世界盡頭的燈塔。
十)「唔知邊度」。去機場睇DEPARTURE牌,「是但」揀個地方去,到埗再決定做一件咩事。
25/07/2014
原來,不知不覺間
原來,不知不覺間,我早已不被生活困住自己。
原來,不知不覺間,我雖著眼於微,但也能不拘小節。
原來,不知不覺間,斯洛伐克之旅已是五年多前的事,而我的自由撰稿人身份則伴隨了我達五年之久。
原來,不知不覺間,我最叻寫三個字:豁出去。
原來,不知不覺間,我是如此放任,思想變得那麼奔放。
原來,不知不覺間,我明白了愛就是鼓勵,因此,二人走在一起,便能包容及互諒。
原來,不知不覺間,我已變成飄得高、飛得遠了的風箏。
原來,不知不覺間,文字幾乎完全佔據了我的人生。
***
當一個人於生活上遇到某程度的衝擊,總會比較今日與過去,繼而自我反思一番,然後就會發現於不知不覺間所建立起來的習慣及伴隨著自己的生活態度。
原來,不知不覺間,我雖著眼於微,但也能不拘小節。
原來,不知不覺間,斯洛伐克之旅已是五年多前的事,而我的自由撰稿人身份則伴隨了我達五年之久。
原來,不知不覺間,我最叻寫三個字:豁出去。
原來,不知不覺間,我是如此放任,思想變得那麼奔放。
原來,不知不覺間,我明白了愛就是鼓勵,因此,二人走在一起,便能包容及互諒。
原來,不知不覺間,我已變成飄得高、飛得遠了的風箏。
原來,不知不覺間,文字幾乎完全佔據了我的人生。
***
當一個人於生活上遇到某程度的衝擊,總會比較今日與過去,繼而自我反思一番,然後就會發現於不知不覺間所建立起來的習慣及伴隨著自己的生活態度。
01/07/2014
開一隻眼,掩一隻耳,二人便能在一起。
有點怪,我總覺得走在你旁邊,耳朵就會變得不靈光,結果,我跟你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很有可能就是:「吓?你頭先講咩呀?」
久而久之,你跟前的我變得口齒不清,你也聽不到我說甚麼,然後,你也常說:「吓?你頭先講咩呀?」
這樣一來,大家各自各的觀察能力反而有點提升。我不說的,你似乎已經發現了;你不說的,我也能明白。
或許,愛情就是這般,大家各自開一隻眼,掩一隻耳,二人便能在一起。
久而久之,你跟前的我變得口齒不清,你也聽不到我說甚麼,然後,你也常說:「吓?你頭先講咩呀?」
這樣一來,大家各自各的觀察能力反而有點提升。我不說的,你似乎已經發現了;你不說的,我也能明白。
或許,愛情就是這般,大家各自開一隻眼,掩一隻耳,二人便能在一起。
19/06/2014
「花姨,你唔駛幫我喇!」
早陣子,我遇上新朋友,互相交換了名片,我看看他的中文名字,不期然問了句:「你以前讀書,有冇俾先生(老師)罰抄呀?你個名咁多筆劃,有排抄喎......」
然後,前幾天,有人跟我說兒時老師罰抄一個多筆劃的字:「鑿」。我說:「我冇印象俾人罰抄,但係我寫書法,練字,成日都抄書喎!」
湊巧,上星期日,外甥二子到我家來,玩了一會兒「港鐵站站通紙牌遊戲」咭、YOGA MAT+FIT BALL、照全身鏡,然後要找點新玩意......先有小外甥走到我的書桌前說要「做嘢!」,把玩了桌上的滑鼠一會兒,沒聲色,望著我的LAPTOP電腦,說「開!」。不了,打開來的話,不知怎「收科」(我其實很好奇他怎知道要開)。結果,我抱著他坐在可轉動的辦公椅上轉了一圈,在抽屜拿出顏色筆,再轉半圈,拿來白紙,給他畫畫。
接著,到大外甥過來,又說了一句「我要做嘢!」
他拿著我於十分鐘前給他的習字簿來,跟我要筆。我問他要寫甚麼,他說:「出入,我識寫!」然後,他先寫「入」,後寫「出」。那知,「出」字還差最後一筆,他忽然放下鉛筆,把手放開滑鼠上,又一句:「開!」
這次,基於孩子已四歲,我感覺較安心,真的開了電腦。記得上次他來說要「做嘢」,我問他「做咩嘢」,他答「唔知呀」,於是,我明白到其實他是不知「做嘢」代表可以做甚麼,所以,聽他說要「做嘢」,我就想,可以做甚麼呢?
一邊等電腦開動,一邊在想,最後,我跟外甥說「等等」,開了POWERPOINT,準備好了,跟他說:「你打MICHAEL吖!」接著,我著他看著我打那「M」字。哈,他似乎明白我在做甚麼,跟著伸手到我的電腦鍵盤,當我也伸手到鍵盤處,打算指點一下,他說:「花姨,你唔駛幫我喇!」
「哦!不過,我想幫你扶住部電腦,呢度(個電腦座)唔穩。你睇吓!」(同時,我推一推電腦座,意示不穩。
用不上一分鐘,眼前的電腦畫面,出現了「MICHAEL」一字。
有點驚訝,那麼快就學懂?不理得那麼多,我著他等一會,把他的「傑作」儲存起來,放了那檔案在桌面處,再給他看看桌面,以滑鼠的箭咀指著,告訴他那「MICHAEL」在這裡。
他看罷,似覺得「做完嘢」,再拿起筆,繼續寫那未完成的「出」字。完成了,他再開始寫第二個,然後又問我怎樣寫,猜是他發現寫起來有點不順暢吧!我寫了一次,他再寫了一次。看來,他已滿足了。
是時候,著他回家。我問他可否把那習字簿留在我家,待他再來之時可以有些玩意,然而,他說要帶習字簿回家去。跟姊說了,他要帶習字簿回家去,然後,她告訴我,其實他做功課已寫過了好些習字簿裡的字。
他離開了,我不禁想,這孩子似乎沒把功課看成不喜歡的事,也沒視之為壓力,相對而言,在課餘的時間,他還是努力去改進自己的字形。
孺子可教。
話話回來,是罰抄,還是自願去抄寫練字,其實是有分別的。若是自願的,抄幾多篇也好,都是樂在其中的。
後記:上文提到的「港鐵站站通紙牌遊戲」咭,玩法有點像UNO。不過,外甥們還未懂得,只留意到咭上的數字(大外甥則留意到其中一些咭上的英文字及港鐵站名),最後,他們自己研發了新玩法:
排數字!
然後,前幾天,有人跟我說兒時老師罰抄一個多筆劃的字:「鑿」。我說:「我冇印象俾人罰抄,但係我寫書法,練字,成日都抄書喎!」
湊巧,上星期日,外甥二子到我家來,玩了一會兒「港鐵站站通紙牌遊戲」咭、YOGA MAT+FIT BALL、照全身鏡,然後要找點新玩意......先有小外甥走到我的書桌前說要「做嘢!」,把玩了桌上的滑鼠一會兒,沒聲色,望著我的LAPTOP電腦,說「開!」。不了,打開來的話,不知怎「收科」(我其實很好奇他怎知道要開)。結果,我抱著他坐在可轉動的辦公椅上轉了一圈,在抽屜拿出顏色筆,再轉半圈,拿來白紙,給他畫畫。
接著,到大外甥過來,又說了一句「我要做嘢!」
他拿著我於十分鐘前給他的習字簿來,跟我要筆。我問他要寫甚麼,他說:「出入,我識寫!」然後,他先寫「入」,後寫「出」。那知,「出」字還差最後一筆,他忽然放下鉛筆,把手放開滑鼠上,又一句:「開!」
這次,基於孩子已四歲,我感覺較安心,真的開了電腦。記得上次他來說要「做嘢」,我問他「做咩嘢」,他答「唔知呀」,於是,我明白到其實他是不知「做嘢」代表可以做甚麼,所以,聽他說要「做嘢」,我就想,可以做甚麼呢?
一邊等電腦開動,一邊在想,最後,我跟外甥說「等等」,開了POWERPOINT,準備好了,跟他說:「你打MICHAEL吖!」接著,我著他看著我打那「M」字。哈,他似乎明白我在做甚麼,跟著伸手到我的電腦鍵盤,當我也伸手到鍵盤處,打算指點一下,他說:「花姨,你唔駛幫我喇!」
「哦!不過,我想幫你扶住部電腦,呢度(個電腦座)唔穩。你睇吓!」(同時,我推一推電腦座,意示不穩。
用不上一分鐘,眼前的電腦畫面,出現了「MICHAEL」一字。
有點驚訝,那麼快就學懂?不理得那麼多,我著他等一會,把他的「傑作」儲存起來,放了那檔案在桌面處,再給他看看桌面,以滑鼠的箭咀指著,告訴他那「MICHAEL」在這裡。
他看罷,似覺得「做完嘢」,再拿起筆,繼續寫那未完成的「出」字。完成了,他再開始寫第二個,然後又問我怎樣寫,猜是他發現寫起來有點不順暢吧!我寫了一次,他再寫了一次。看來,他已滿足了。
是時候,著他回家。我問他可否把那習字簿留在我家,待他再來之時可以有些玩意,然而,他說要帶習字簿回家去。跟姊說了,他要帶習字簿回家去,然後,她告訴我,其實他做功課已寫過了好些習字簿裡的字。
他離開了,我不禁想,這孩子似乎沒把功課看成不喜歡的事,也沒視之為壓力,相對而言,在課餘的時間,他還是努力去改進自己的字形。
孺子可教。
話話回來,是罰抄,還是自願去抄寫練字,其實是有分別的。若是自願的,抄幾多篇也好,都是樂在其中的。
後記:上文提到的「港鐵站站通紙牌遊戲」咭,玩法有點像UNO。不過,外甥們還未懂得,只留意到咭上的數字(大外甥則留意到其中一些咭上的英文字及港鐵站名),最後,他們自己研發了新玩法:
排數字!
18/06/2014
元創方PMQ -- 我見的不是保育。(下)
(接續)
前文的回憶片段使我想起1987年的一齣電影《監獄風雲》(YOUTUBE看全片),由周潤發和粱家輝主演,講及監獄中的生活,和囚犯與懲教人員的相對關係。今日再看電影,我才發現當中的一幕提到囚犯到洗衣房工作:
他們清洗的包括懲教人員的軍裝制服,而在電影裡,不時也會出現這制服的大特寫:
電影是1997年香港回歸以前的作品,仔細看,片中好些細節都可見英國殖民地期間的色彩,就以洗衣房那一幕為例,洗衣機前的大衣桶上印有「H↑K」的字樣,於那個時代的「政府物
料」都印有這標誌。
至於那套軍裝制服,帽子前面及肩上的徽章跟現在的不同了,英殖時代有皇冠,回歸後就變了代表香港的一朵花,從網上的資料所見,今日的帽子以「CAP帽」取代當年那筆挺的款式。另外,英殖時代的那套軍裝,還有不少細節:金屬鈕扣及肩上的徽章都是可拆下來的、左邊有繩索連著警笛,而警笛則收在左胸前的口袋、右胸口袋上方有名牌,那是一塊類似ACRYLIC膠做的黑色牌,後有扣針、另外還有警棍及黑色皮鞋。
認識到那套軍裝制服的細節,因為我每個星期都會親手把配件逐一「安裝」在制服上,替爸準備好上班服。記不起每隔多少天,爸就會把清洗好的綠色制服帶回家,然後,我就會自動自覺替他裝上鈕扣及肩上的徽章等等。至於那雙鞋,爸會自己擦上黑鞋鞋膏......
***
元創方一遊,讓我回想起不少童年時代的生活點滴,以及香港歷史中的一些光景和建築物。總覺得香港的面貌變得太快,一下子又多個集了數十幢樓宇的新屋苑,一下子又多一幢商廈,樓高數十層,彷彿有特色的建築而又不被干擾的似乎只有教堂或廟宇!
據資料,古物及古蹟條例於一九七六年實施,古物諮詢委員會及古物古蹟辦事處於同年相繼成立。到了2008年,政府出現了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接下來是一系列的活化項目。
自問對古物古蹟的認識甚淺,亦不大清楚評級歷史建築的過程/ 條件;對於到底那是活化,還是商業化,我認為有待商榷。不過,至少有好些見證著香港演變的建築得以保留,使我們的下一代也可知道過去的光輝歲月-香港曾經是個不只有高樓大廈和商業化社會的地方。
前文的回憶片段使我想起1987年的一齣電影《監獄風雲》(YOUTUBE看全片),由周潤發和粱家輝主演,講及監獄中的生活,和囚犯與懲教人員的相對關係。今日再看電影,我才發現當中的一幕提到囚犯到洗衣房工作:
他們清洗的包括懲教人員的軍裝制服,而在電影裡,不時也會出現這制服的大特寫:
電影是1997年香港回歸以前的作品,仔細看,片中好些細節都可見英國殖民地期間的色彩,就以洗衣房那一幕為例,洗衣機前的大衣桶上印有「H↑K」的字樣,於那個時代的「政府物
料」都印有這標誌。
至於那套軍裝制服,帽子前面及肩上的徽章跟現在的不同了,英殖時代有皇冠,回歸後就變了代表香港的一朵花,從網上的資料所見,今日的帽子以「CAP帽」取代當年那筆挺的款式。另外,英殖時代的那套軍裝,還有不少細節:金屬鈕扣及肩上的徽章都是可拆下來的、左邊有繩索連著警笛,而警笛則收在左胸前的口袋、右胸口袋上方有名牌,那是一塊類似ACRYLIC膠做的黑色牌,後有扣針、另外還有警棍及黑色皮鞋。
認識到那套軍裝制服的細節,因為我每個星期都會親手把配件逐一「安裝」在制服上,替爸準備好上班服。記不起每隔多少天,爸就會把清洗好的綠色制服帶回家,然後,我就會自動自覺替他裝上鈕扣及肩上的徽章等等。至於那雙鞋,爸會自己擦上黑鞋鞋膏......
***
元創方一遊,讓我回想起不少童年時代的生活點滴,以及香港歷史中的一些光景和建築物。總覺得香港的面貌變得太快,一下子又多個集了數十幢樓宇的新屋苑,一下子又多一幢商廈,樓高數十層,彷彿有特色的建築而又不被干擾的似乎只有教堂或廟宇!
據資料,古物及古蹟條例於一九七六年實施,古物諮詢委員會及古物古蹟辦事處於同年相繼成立。到了2008年,政府出現了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接下來是一系列的活化項目。
自問對古物古蹟的認識甚淺,亦不大清楚評級歷史建築的過程/ 條件;對於到底那是活化,還是商業化,我認為有待商榷。不過,至少有好些見證著香港演變的建築得以保留,使我們的下一代也可知道過去的光輝歲月-香港曾經是個不只有高樓大廈和商業化社會的地方。
Subscribe to:
Posts (Atom)